春分时节,寒意尚未完全褪去。踏入洮南市黑水镇黑水西瓜产业园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,在阳光的映照下,闪耀着希望的光芒。走进大棚,浓郁的绿意扑面而来,暖湿的空气瞬间包裹全身,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,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。
此刻,西瓜种植户们正全身心投入到大棚西瓜的育苗、嫁接及移栽等备耕工作中。他们弯着腰,双手熟练地忙碌着,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待。瓜农们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娴熟手法,自主完成育苗和嫁接。他们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,挖穴、放苗、浇水,优质的西瓜苗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,被整齐地移栽到1200平方米的大棚中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“今年我包了3个大棚,一个大棚能栽苗1500棵左右,大概2-3个小时能搞定,到6月初就能收获了。”看着快要移栽完成的瓜苗,黑水镇黑水村瓜农高鹏飞眼中满是憧憬,言语间难掩内心的喜悦。
今年移栽的西瓜苗品种繁多,有小巧玲珑的2K、瓤红味甜的透心红,还有口感绝佳的小凤等,每一株瓜苗都承载着瓜农们对新一年丰收的期待。
为了让西瓜提前上市,抢占市场空白期,进入2月以来,黑水镇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启了西瓜育苗热潮。可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,如何克服季节与气候的限制?瓜农们的智慧令人赞叹,他们创新采用地下铺设电热丝技术。这些电热丝如大地“暖宝宝”,藏于薄膜下精准控温,为西瓜根系打造温暖稳定的生长环境。这一技术可使西瓜育苗工作提前1到2个月,由原来的4月中旬,到现在的2月中旬即可育苗。瓜农在移栽前25-30天开始育苗,育苗成活率高达98%。
不仅如此,移栽技术也实现了质的飞跃。从过去地趴式种植每棚仅800株,到后来吊蔓技术的2400株,再到今年密植技术的极致应用——每棚超过3200株,部分棚室更是达到了3240株的惊人密度。这不仅是对传统种植模式的一次大胆革新,更是对土地潜能的深度挖掘。瓜农们收入也会因此飙升,平均每棚第一茬收入就可高达10万元左右。
据了解,2025年,黑水镇将以洮南黑水西瓜产业园为依托,在黑水村、友好村、繁荣村、新生村、五一村和东安村,采用“党支部+合作社+企业+电商+农户+其他”的方式发展西甜瓜和酱瓜产业,同时引进西瓜喷粉技术,发展西瓜附加产品,预计2025年黑水西瓜、甜瓜种植面积扩展到1.5万亩以上,产量可达1.2亿斤,酱瓜扩产3-5万斤。
“洮南黑水西瓜产业园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,不断探索高效、环保的种植模式,引领瓜农步入更加宽广的‘甜蜜事业’之路。”洮南市黑水镇副镇长赵琪满怀信心地说。(白城日报 张磊 尹雪 刘一潼)
上一篇:云南西盟佤乡 一片绿叶鼓起钱袋
下一篇:湖北永清:这里的农机“慧”种地